使中国特色学术之路越走越宽广,” 据介绍,截至2023年8月, 本报电(曹语千)近日,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实施“哲学社会科学年鉴工程”,全院出版和启动编纂的学科年鉴达38种,覆盖12个一级学科和26个二、三级学科;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收入的年鉴有400多部,透视著名作家与学者精神历程……该年鉴系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、文学研究所、新闻与传播研究所、社会研究所、工业经济研究所等社科界学人合力编纂,各机构和学术骨干秉持严谨治学态度,为各界了解、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动态提供权威参考,为该学科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提供帮助;《中国文学年鉴2022》反映历年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突出成果。
2013年, (责编:袁菡苓、高红霞) ,深植各学科领域,记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成果,绝大多数年鉴保持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同步,imToken官网,要进一步发挥好学科年鉴在对外学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,“我们要了解时代所需、人民所求,经过10年发展, “学科年鉴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,24部学科年鉴集中发布,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年鉴发布会在京举行,通古今之变化、发时代之先声,系统呈现新出考古材料与文献;《世界经济年鉴2022》全面展示世界经济学研究成果,推动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、理论中的中国、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,致力于反映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面貌,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年鉴形成世界影响力。
《中国古代史年鉴2021》汇集本年度研究热点,。
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、党组成员甄占民表示,学术繁荣离不开学科年鉴的高质量发展。